返回首页
您还没有登录!   登录 | 免费注册 | 搜索 |
江南笑
  全部文章
所有分类
茶与美人

澜沧古茶公司出品的古树普洱茶因其至真至纯,专家学者称之为“普洱茶中的瑰宝”,而茶友粉丝则宣称其“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普洱茶”,“江南笑”与“爬虫”均为澜沧古茶的粉丝,某日,爬虫又问江南笑对于澜沧古茶2009年的“荒野沱”与2010年的“林中王”虎沱的PK意见,江南笑以美人之比替茶之比应之,论甚怪异,现摘录一些通话记录,以飨读者:

 

爬虫:江南兄,澜沧古茶去年的荒野沱与今年的林中王虎沱到底哪个好一点?

江南笑:个人感觉荒野沱的茶气更足一些,虎沱的干香更强一点。

爬虫:后期变化哪个更有看头呢? 

江南笑:这不大好说,相当于刘亦菲和李嘉欣容颜老去时哪一个更美丽?实在不好说。

爬虫:不会啊,年轻时靓丽一点的,年老的时候也应该呈正比例地好看吧?

江南笑:那不一定,假若两个美人,一个嫁入豪门,一个嫁给了卖炭翁,那结果很可能是一个温婉持重,韵味悠长,老而弥香,而另一个则容颜憔悴,烟味绵长。爬虫兄别以为娶了个漂亮娘子就万事大吉,娶进门后的存放和保护那也是相当重要的!

爬虫:呵呵,那倒是,娶一个如花似玉回来却不好好呵护,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娶一个残花败柳置于家中。

江南笑:总体上,我对澜沧古茶的评价是:他们家的出品基本都在刘亦菲、李嘉欣、张曼玉、关之琳的水准上,一般的花枝招展,一般的如花似玉,你随便娶一个回去都一样的光耀门庭,蓬荜生辉,但能不能珠圆玉润、善始善终,那就要看夫君您的暖香温玉之功了。

爬虫:啊?茶与美人可同论乎?

江南笑:自然可以!茶之美,在于美眼目、悦身心,美人之美亦然。然则,就本人之经历,在不同的城市,又或在同一座城市不同的茶友那里喝到的澜沧古茶同一款茶品,其滋味都有所不同,所以,爬虫兄上个月和这个月问我同一个问题,得到不同的答案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正如彼得大哥说的——“只有变是永恒不变的”!因为茶,因为器,因为水,因为人,因为心情,因为周遭的环境都在变,茶的滋味能一然乎?遇上好的茶,好的器,好的水,好的人,好的品饮环境,那都是赏心乐事,那都需要一个“缘”字!茶之美,很多时候也体现在这种不可预知的期待之中。

爬虫:快哉,江南之论!

 

 

阅读全文>>
2011-01-04 13:40:43 |  浏览 (1195) | 
乌金的故事

澜沧古茶近年出品的古茶茶品,一款比一款精致,一款比一款给力,而且,每一款茶品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2009年出品的一款名为“乌金”的普洱熟茶更是被众多茶友津津乐道、疯狂追捧。该茶于2010年被国内某名牌大学EMBA课程列入教学案例,该案例得出的结论有二:一,“乌金”是现代普洱茶史上首款当年出产当年零售价突破每公斤千元的普洱熟茶;二,“乌金”代表了现代普洱茶熟茶制作的发展方向。

 

“乌金”这款产品自推出以来,在市场上的表现可谓风光无限,一时间,专家认可、茶客追捧、茶店脱销、价格疯涨,是什么使“乌金”如此火爆?是偶然?是历史的玩笑?是炒作?它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茶友对此十分好奇,有好事茶友忍不住在澜沧古茶的“古茶乐园群”向古茶CEO王总发问。王总先是不答,继而莞尔,最终拗不过,跟群友说出了乌金诞生的故事。以下是王总在Q群里的发言实录,江南略作整理列示如下,以飨众茶友:

 

大家好,茶友们让我说说乌金的故事,我今天就来说一说吧。

乌金自从面市以来,得到大家的厚爱,围绕乌金也有很多的问题和探讨意见,今天,就我所知和大家可能会感兴趣的一些幕后故事,说一说——

 

2008年年底的时候,杜总(老茶人杜春峄)到广州参加茶博会,那天,我们从顺德回来,应一个茶友的邀请,到他家喝茶。

 

一开始,我们主要是看茶友如何存放普洱茶。广东比较潮湿,杜总一直认为广东存放的普洱茶香气会比在云南放要弱,所以,她的老茶喜欢放在云南。事实上,这位茶友的存茶让杜总改变了自己的成见。

 

考察和交流很融洽,杜总喝到了广东存放出来的有着她满意的香气的普洱茶。前后喝了78种吧,中间还带进了一泡早期的大白菜,最后,茶友说想再请杜总喝一泡熟茶,却没有说是什么茶。

 

于是喝。我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我喝过的最让我难忘的普洱熟茶。杜总也啧啧赞叹。

 

茶友把一片完整的茶拿出来,那是一块小砖,看起来像是100的样子,但又不是100的标准,砖面上压了一个内飞,内飞是对折的,轻轻地撬开一看,是“八古”飞,是我从未见过的,杜总也沉默了。

 

茶友很紧张,我想他非常焦急地想知道这个茶是不是澜沧古茶的嫡出。大家都不说话,一直喝,喝了大概30泡的样子,开始放到水壶里煮。杜总说话了,她觉得这个像她做的茶,但不敢完全肯定,她要了解一下。她找了尺子量了砖的尺寸,接着打了电话回厂里,前后约半小时吧,几个部门分别查了生产记录、配方记录、模具记录等等。最后她说这个是2002年的0081螃蟹脚小砖。当时只做了200多公斤。用的是纯古树料发酵的,当时印出来的内飞尺寸太大,生产的时候为了方便,就对折了,而且,当时为了做出特色,在内飞上压了一条螃蟹脚,当时没有外包装,这个茶零散出去之后,有茶友为了保存方便,不散,用玻璃纸封住了。茶友很欣喜,送了一片给杜总留念。

 

回到厂里,杜总把厂里留样的小砖找出来,喝了。同一批的茶,完全不是一个味!厂里留样的那片,茶气强茶味淡,香气、茶汤的浓稠度也稍差,她连续试了几天。留样的砖寄到广州,我们也反复对比着来试、想,最后,大家都想到了——那是因为有了玻璃纸,所以不一样,玻璃纸密封起来的效果很好地保持了茶味!

 

再过了几个月,按照原来的配方,在现存的有限的满足条件的原料中经过无数次的调试,成就了样品一砖,开始的名字叫做“螃蟹脚小砖”。

 

杜总再到广州的一个夜晚,我们同室而寝,说起当年许多往事,很是唏嘘。她回忆起03年自己带着咸菜来广州参加茶博会,卖茶,说当年的愿望就是希望以后来广州可以有熟悉的人帮忙打点诸如带路啊,住宿啊,坐车啊什么的,说如今实现了,觉得茶回报了她太多。我说: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她说出了:“乌金”两个字。我想,我们就是在那一刻觉得这一款没有命名的螃蟹脚小砖,就是“乌金”!

 

乌金就这样诞生了。乌金出来以后,大家对价格有些非议,老人家很有些伤感,于我而言,也是心生矛盾:一个老茶人的价格和价值究竟要怎样对等,她的内心不希望好茶和任何一个金钱的数字划上等号,但没有钱,后续的发展怎么办呢?茶农、工人、股东、经销商,每一个环节都是付出了辛勤劳动的,都要有所回报,所以,我们只能在现实的世界里找到自认为合适的平衡点。我让她就做个纯粹的茶人,商业的事情交给商业的规则去做。我们把乌金送给那些内心如乌金的茶友。

 

我们大部分是凡人,没有华丽的舞台,也没有如潮的掌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内心高洁如云,我们就是乌金!

 

王总的故事讲完了,群里却突然安静得有些可怕,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没有人说一句话。良久,群里才爆发出如潮的掌声。是的,“我们大部分是凡人,没有华丽的舞台,也没有如潮的掌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内心高洁如云,我们就是乌金!”说的多好啊!

 

听完乌金的故事,我当天就跑去澜古的茶店买了好几盒乌金,晚上邀请了几位小学及高中最铁的同学到珠江广场一家环境清幽的茶馆开砖品饮,还拆了一盒,每人一砖分送给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都是内心如乌金一样的诤友。当晚饮至夜深,我们谈茶、谈人、谈家庭、谈世界、谈人生,感慨良多,归而有作:

 

乌金万载地底藏,韬光养晦隐锋芒;

不为闻达俗世界,闲邀师友细细尝。

 

 

阅读全文>>
2011-01-04 13:21:04 |  浏览 (1957) | 
  1/1页  共 2 篇博文 1   跳至